和存子侄长吟酆都韵

江肥石没浪壮激,水瘦石露滩无声。
丛深鹿来平都重,林槁鹿去平都轻。
消息盛衰有如此,是理见处须分明。
孟叟晚年尽心作,孔圣垂老春秋成。
当知血气命于志,不同万物殊枯荣。
好向先生问心极,万里浮舟入帝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存子侄长吟邓都韵》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1. 诗人介绍:阳枋,宋代诗人,其作品《和存子侄长吟邓都韵》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描绘了山水之美、季节之变,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2. 诗歌原文:江肥石没浪壮激,水瘦石露滩无声。丛深鹿来平都重,林槁鹿去平都轻。消息盛衰有如此,是理见处须分明。孟叟晚年尽心作,孔圣垂老春秋成。当知青气命於志,不同万物殊枯荣。好向先生间心极,万里浮舟人帝城。
  3. 主题思想:《和存子侄长吟邓都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理解和感悟。诗中的“江肥石没”,“水瘦石露”等意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历史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4. 艺术风格:阳枋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在《和存子侄长吟邓都韵》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5. 后世影响:《和存子侄长吟邓都韵》是阳枋诗歌创作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这首诗不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鉴赏评价:从《和存子侄长吟邓都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阳枋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和存子侄长吟邓都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阳枋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生命和自然的新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