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肥石没浪壮激,水瘦石露滩无声。
丛深鹿来平都重,林槁鹿去平都轻。
消息盛衰有如此,是理见处须分明。
孟叟晚年尽心作,孔圣垂老春秋成。
当知血气命于志,不同万物殊枯荣。
好向先生问心极,万里浮舟入帝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江肥石没浪壮激,水瘦石露滩无声。
译文:江河宽广而水流汹涌,石头在水面上露出来时,滩头显得非常平静。丛深鹿来平都重,林槁鹿去平都轻。
译文:森林茂密的地方,鹿群会聚集在一起;树林枯萎的地方,鹿群会离开而去。消息盛衰有如此,是理见处须分明。
注释:事物的变化是由其内在规律决定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孟叟晚年尽心作,孔圣垂老春秋成。
译文:孔子晚年用心研究《春秋》,孟子年老时专心致志地写作《孟子》。当知血气命于志,不同万物殊枯荣。
注释:人的气血和命运都是由志向决定的,这与自然界中万物的生长和凋零是不同的。好向先生问心极,万里浮舟入帝城。
译文:我渴望向老师请教,寻求心灵的极致,就像乘着一叶扁舟,穿越万里,到达帝王的京城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感悟。诗中的“江肥石没”与“水瘦石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变化。接着,作者通过描绘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暗示了人类社会中的盛衰更迭。最后,诗中的“心极”一词,表达了作者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决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既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又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和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