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周侍郎五首 其四

鹊有护巢心,鸦负夺巢力。
纷争互胜败,卒乃覆其室。
鲁鸡本非鹄,伏鷇出羽翼。
我无拒尔心,万物同一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周侍郎五首 其四》是宋朝著名文学家彭龟年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间争斗不休的感慨,同时也寓言般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竞争与冲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与生平
  • 彭龟年:字子寿,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时事政治和社会现实,其中在《别周侍郎五首》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彭龟年在历史上因其忠诚正直而被提及,他在宁宗时期拜官吏部侍郎兼侍读,后因直言不讳得罪韩侂胄而遭到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
  • 作品风格:彭龟年的作品通常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善于用自然现象来隐喻社会现象。他的诗歌多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内容涉及政治、哲学、道德等方面,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有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思考。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鹊有护巢心,鸦负夺巢力。纷争互胜败,卒乃覆其室。鲁鸡本非鹄,伏鷇出羽翼。我无拒尔心,万物同一息。:这首诗的开头四句,通过对比不同鸟类之间的争斗,揭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鹊”与“鸦”分别是巢中的守护者和挑战者,它们之间不断的竞争最终导致了彼此的毁灭。诗中的“鲁鸡”和“伏鷇”分别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虽然外表和习性有所不同,但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展现出一种和谐共存的状态。
  • 翻译:鹊有保护巢穴的本能,乌鸦则拥有侵占巢穴的力量。它们之间不断的争斗和胜负,最终导致了巢穴的覆灭。鲁鸡并非真正的天鹅,而是孵化出来的幼雏。我没有拒绝你的意思,就像万物都在遵循同一个生命律动。
  1. 诗歌赏析
  • 比喻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如将“鹊”比作护巢心的小鸟,“鸦”比作负有夺取能力的猛禽,这种对比突出了两者间的激烈竞争和结果的悲凉。
  • 哲理思考:彭龟年借自然现象来隐喻人类社会的争斗与矛盾,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思考。通过鸟雀之间的争斗,他警示人们要警惕权力斗争和个人野心的危害,倡导一种和平共处的理念。
  • 艺术特色:彭龟年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沉。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通过这些细节来映射出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社会责任感。
  1. 历史背景与社会影响
  • 历史背景:彭龟年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突出的年代。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这一时代的特征,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来寄托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社会影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彭龟年的诗歌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被后世的文人学者广泛引用和研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 其他相关作品
  • 《别周侍郎五首》系列:彭龟年的这一系列诗歌都是围绕他的政治观点和人生观展开的。其中,《别周侍郎五首》是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 历史评价:《别周侍郎五首》及其系列作品在历史上有着较高的评价。它们不仅体现了彭龟年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文学价值:彭龟年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诗歌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涵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 文化影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彭龟年的诗歌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学士,也在民间流传甚广,成为人们学习和欣赏的对象。

《别周侍郎五首 其四》不仅是彭龟年个人的杰作,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珍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时代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