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十首 其三

朝家宽诏年年下,天上秋阳日日明。
租税入官公事了,壤歌递与子孙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老农十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曾协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生活状态,揭示了他们所承受的沉重负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曾协生活在宋朝,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百姓生活。《老农十首 其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而成,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残酷现实。
  1. 诗词原文
    朝家宽诏年年下,天上秋阳日日明。
    租税入官公事了,壤歌递与子孙赓。

  2. 诗词赏析

  • 朝家宽诏年年下,天上秋阳日日明:这里描述了朝廷每年都有宽松的政策,阳光明媚,象征着国泰民安的景象。
  • 租税入官公事了,壤歌递与子孙赓:表明国家的赋税都由官府处理完毕,而民间的歌谣则流传给子孙后代继续演唱。
  1. 写作背景
  • 曾协的《老农十首 其三》可能是在观察和体验了当时农村的艰苦生活后,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的。通过诗歌,曾协传达了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
  1. 主题思想
  • 诗中不仅描写了农民的日常劳作和生活状况,还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农民面对的沉重负担和社会不公。这反映了曾协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普通百姓苦难的同情。

《老农十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农民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农民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他们在封建社会中的辛酸和无奈。这首诗对于了解古代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