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亭闲望

一登此亭高,夐脱藩庑拥。
开颜广轩辟,吹面惊飙动。
城回石崖抱,山乱寒潮涌。
谷草晚更芳,沙泉细犹汹。
峥嵘四封壮,缥缈佳气捧。
连天广衢走,拂日长檐耸。
区区射声利,浩浩奔蹄踵。
趋营众所便,冒涉吾久恐。
缅想山水宅,环观松桧拱。
属耳天籁乐,脱身人事冗。
幽闲味虽薄,放荡愚所勇。
穷凶势犹竞,杀伐声更詾。
扬扬敛臣贵,烨烨兵官宠。
谅知草茅微,无补社稷重。
牧放手幽鞭,耕锄躬瘦陇。
尚或此心谐,岂云吾道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云亭闲望》是宋代散文家曾巩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他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散文家,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都是北宋名臣。他自幼展现出良好的文学天赋,并最终在科举考试中登进士第。
  • 文学成就:曾巩的散文创作以典雅、流畅著称,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尤其是对于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审美观。
  1. 作品内容概述
  • 写作背景:据《青云亭闲望》的原文可知,作者在登高眺望之后,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作品。此诗可能创作于宋嘉祐年间,那时的曾巩正值壮年,其政治生涯与文学创作均处于高峰时期。
  • 主要内容:诗文描述了登临青云亭时的所见所感,从开颜广轩辟到吹面惊飙动,再到谷草晚更芳等,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青云亭的自然美景以及作者的心境变化。
  • 艺术特色:曾巩的这篇作品在艺术上追求简洁明快与含蓄深远相结合,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个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感悟。
  1. 赏析要点
  • 语言风格:《青云亭闲望》在语言上追求平实而不失文采,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与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 意境营造:文章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意境。这种意境既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某种超脱态度,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 情感表达: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哲思。通过对青云亭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 社会影响
  • 文学地位:《青云亭闲望》作为曾巩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曾巩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文本资源。
  • 文化传承:该作品在文化传承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灵感,影响了无数文人士大夫的创作理念和审美取向。

除了上述关于《青云亭闲望》的介绍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 在选择阅读该作品时,可以结合曾巩的其他作品来全面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 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可以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创造美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 对于热爱文学的朋友来说,《青云亭闲望》不仅是一个学习古文的好材料,也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 考虑到曾巩的文学成就和他所处的历史背景,学习《青云亭闲望》不仅能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加深对宋代文化的认识。

《青云亭闲望》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曾巩对于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值得读者细细品读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