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县幽谷亭

横江舍轻楫,对面见青山。
行尽车马尘,豁见水石寰。
地气方以洁,崖声落潺潺。
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
风烟凛人心,世虑自可删。
况无讼诉嚣,得有觞咏闲。
常疑此中吏,白首岂思还。
人情贵公卿,烨烨就玉班。
光华虽一时,忧悸或满颜。
鸡鸣已争驰,骅骝振镳镮。
岂如此中吏,日高未开关。
一不谨所守,名声别妖奸。
岂如此中吏,一官老无瘝。
愔愔谟谟消,汩汩气象孱。
岂如此中吏,明心慑强顽。
况云此中居,一亭众峰环。
崖声梦犹闻,谷秀坐可攀。
倚天巉岩姿,青苍云斑斓。
对之精神恬,可谢世网艰。
人生慕虚荣,敛收意常悭。
诚思此忧愉,自应喜榛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靖安县幽谷亭》是宋代诗人曾巩的诗词之一。下面将深入介绍《靖安县幽谷亭》:

  1. 作者简介:《靖安县幽谷亭》的作者是曾巩,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以文学和史学见长。曾巩的诗文在当时受到高度评价,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多表现了儒家思想,尤其是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常常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2. 诗词原文

横江舍轻楫,对面见青山。  
行尽车马尘,豁见水石寰。  
地气方以洁,崖声落潺潺。  
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  
风烟凛人心,世虑自可删。  
况无讼诉嚣,得有觞咏闲。  
常疑此中吏,白首岂思还。  
人情贵公卿,烨烨就玉班。  
光华虽一时,忧悸或满颜。  
鸡鸣已争驰,骅骝振镳镮。  
岂如此中吏,日高未开关。  
一不谨所守,名声别妖奸。  
岂如此中吏,一官老无瘝。  
愔愔谋谟消,汩汩气象孱。  
岂如此中吏,明心慑强顽。  
况云此中居,一亭众峰环。  
崖声梦犹闻,谷秀坐可攀。  
倚天巉岩姿,青苍云 **斑澜。  
对之精神恬,可谢世网艰。  
人生慕虚荣,敛收意常悭。  
诚思此忧愉,自应喜 榛菅 。  
  1. 诗词赏析
  • 山水意象:诗中的“横江舍轻楫,对面见青山”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幽谷之中。
  • 心境表达: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在“风烟凛人心,世虑自可删。”这句话中,诗人揭示了官场的浮躁与喧嚣,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无法实现的内心平静。
  • 生活态度:“况无讼诉嚣,得有觞咏闲”,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喜爱和追求。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抗社会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哲理思考:“人常疑此中吏,白首岂思还。”反映了诗人对官场中人的无奈和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靖安县幽谷亭》不仅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作,也是曾巩个人生活哲学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和理想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