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过王仲礼教授小园

幽居倦孤寂,俗驾难追攀。
相携筇九节,径造茅三间。
王卿贫无事,况得独冷官。
衡门静如水,委巷深于山。
自言学为圃,虽小殊可观。
始至度略彴,徐行转阑干。
当阶艺红药,坐待青春还。
春还未数日,草树犹清寒。
殷勤小梅花,一笑冰雪颜。
煮茗当酒醴,言诗替吹弹。
君知静中胜,得此良独难。
相戒勿浪出,黄尘点人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初过王仲礼教授小园》是宋朝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曾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谥号文清。他出生于宋朝,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作品广泛流传于世,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2. 诗歌原文:幽居倦孤寂,俗驾难追攀。相携筇九节,径造茅三间。三卿贫无事,况得独冷官。衡门静如水,委巷深于山。自言学为圃,虽小殊可观。始至度略彴,徐行转阑干。当阶艺红药,坐待青春还。春还未数日,草树犹清寒。

  3. 诗歌赏析:这首《春初过王仲礼教授小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诗中的“幽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衡门静如水”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既富有节奏感又充满韵味。

  4. 创作背景:据考证,《春初过王仲礼教授小园》是宋朝诗人曾几在一次游历时所作。当时的曾几可能因厌倦了官场的生活而选择隐居,于是在王仲礼教授的小园中度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并通过诗歌记录下了这段经历。

  5.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田园世界。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衡门”、“衡门静如水”等,都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充满了诗意。

《春初过王仲礼教授小园》不仅展现了曾几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朝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