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秀堂松

柳侯所为邦,十步一遗迹。
苍官列前墀,相对俨如客。
邦人言此松,曾及侍侯侧。
风号四百年,雪立二千尺。
江城闲草木,诗卷多采摘。
柑非往日黄,柳是近时碧。
同生不同死,乃见老气格。
尚想哦其间,清声出金石。
龙鳞未脱落,熊轼几换易。
临民有馀师,视此古遗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秀堂松”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曾几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与历史之间关系的反思。以下是对《明秀堂松》的相关介绍:

  1. 诗人简介:《明秀堂松》的作者是宋朝的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出生于赣州(今属江西),后徙居河南洛阳。曾几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2. 诗词原文
    天工人应少,苍官列前墀。
    邦人言此松,曾及侍侯侧。
    风号四百年,雪立二千尺。
    江城闲草木,诗卷多采摘。
    柑非往日黄,柳是近时碧。
    同生不同死,乃见老气格。
    尚想哦其间,清声出金石。

  3. 作品赏析:《明秀堂松》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曾几作为宋代诗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感。在这首诗中,曾几以松树为载体,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历史的尊重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诗中的松树历经风雨却依然挺拔,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4.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曾几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曾几曾在宋朝担任过官职,他的诗歌创作往往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和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与国史相关的活动或场合中所作,通过咏物寄情,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望。

《明秀堂松》不仅是曾几的一首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对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化和社会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