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

闲居百封书,总为一片石。
窗中列远岫,所欠者灵壁。
吴甥手持来,知向何许得。
铿锵发金声,温润见玉色。
诸峰扫空翠,一水界山白。
嵁岩出其间,如月挂虚碧。
坐令所珍藏,不作一钱直。
吾虽甚爱之,子亦有此癖。
归与霅溪旁,从汝旧知识。
欲去复迟迟,摩挲遂移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是宋朝诗人曾几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吴甥所赠灵壁石的喜爱和珍视。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曾几(1085年—1166年),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江西南丰(今江西抚州市南丰县)人,南宋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江西诗派的“四大家”。他的诗作广泛涉及山水田园、咏物抒怀、纪行送别等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注重音律和谐。
  1. 诗词原文
    闲居百封书,总为一片石。
    窗中列远岫,所欠者灵壁。
    吴甥手持来,知向何许得。
    铿锵发金声,温润见玉色。
    诸峰扫空翠,一水界山白。
    嵁岩出其间,如月挂虚碧。
    坐令所珍藏,不作一钱直。
    吾虽甚爱之,子亦有此癖。
    归与霅溪:

  2. 诗词赏析

  • 艺术特色:该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诗中通过描绘灵壁石的自然美,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高洁情操。同时,诗人对吴甥的赠送表示感谢,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 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曾几不仅赞美了灵璧石的美,更表达了他对这份友谊的珍惜和感激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共鸣。
  • 文化内涵:作为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氛围。
  1. 创作背景
  • 曾几居住在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期间,常与友人交往。吴甥可能是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因此,当吴甥从远方带来一块灵璧石时,曾几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1. 文学影响
  • 《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作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文人生活和审美趣味的窗口。

《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深厚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宋代诗词的艺术风格,还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自然的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