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苦那从复觅甘,堂头与水已相谙。
犹将达磨泉中意,更去曹溪滴里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无苦那从复觅甘,堂头与水已相谙。
犹将达磨泉中意,更去曹溪滴里参。
《莹老自浙归住东广光孝移住南华其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春,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兼管衙内公事,与陈莹之、李常等同游西湖,写下此诗以记其事。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东城浮玉山,西城浮玉梁。
北城浮玉柱,南城浮玉堂。
天目山中峰峦叠,翠壁千丈飞霜雪。
岩前清泉鸣溅溅,石上白云生滑滑。
石磴缘崖转绝顶,坐看日月开云关。
白猿时闻捣锡杵,黄鹤每唤吹笙簧。
我欲从君饮此水,冰盘冷置瑶池浆。
人生得此足自醉,何用区区争利名。
苏轼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来描绘自然风光。他通过描绘东城、西城和南城的景象,将西湖周围的景色生动地勾勒出来。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把山比作“玉”,将水比作“玉”。此外,苏轼还通过对白猿、黄鹤等动物的描绘,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