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 其一

渊中见潜鱼,床下闻斗蚁。
从知聪和明,反累目与耳。
孔门三千人,十资九其慧。
竟失道之归,端为慧所使。
回以愚故专,首得一宗旨。
其次参好修,与回亦无异。
受裁鲁有馀,学道心不贰。
顿悟圣授机,万理付一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其一》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隐喻了人类智慧的局限性与盲从,以及追求知识过程中可能伴随的偏颇和错误。以下是关于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曾丰(1049年—1106年),字子宣,号南溪,江西吉水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颇有建树,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生活,风格质朴自然,深受后人的赞誉。
  2. 诗句解析:在诗中,“渊中见潜鱼,床下闻斗蚁”两句,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绘出深水中的鱼儿和床下的蚂蚁,以此表达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这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从知聪和明,反累目与耳”则揭示了人们过分追求知识和智慧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诗人认为,当智慧成为主导时,可能会误导人们的视听,导致错误的判断。
  3. 主题思想:曾丰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当时社会中一些人盲目追求知识和智慧的批评。他指出,虽然孔子门下弟子众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真正掌握智慧,反而有些“十资九其慧”的人,却因为过度依赖智慧而失去了生活的真谛。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被智慧所误。
  4. 后世影响:曾丰的诗歌以其朴实无华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影响了后世许多诗人和学者。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曾丰的诗歌简练明了,富有哲理。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使得读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悟到人生的智慧。这种艺术风格不仅体现了曾丰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成为了江西诗派的重要特点之一。

《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其一》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也是曾丰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评和思考。它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都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曾丰独特的诗歌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社会乃至自然界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