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唐之墟故吴地,子孙复以吴为民。
百世不有云来兴,高者道德次文艺。
万安主簿今诗雄,终未得力翻得穷。
犹馀妻子眼未白,不有江山囊几空。
归欤已动投簪兴,公自规模吾印证。
鬻馀岂不得一丘,耕罢犹堪理三径。
陶潜张翰虽风流,彼归有激公无求。
浙江兀炎古箕颍,吴公徜徉今巢由。
万安簿吴公谊实浙馀杭人今书满最归欤欲竟投老未决于其间而赞之
介绍
《万安簿吴公谊实浙馀杭人今书满最归欤欲竟投老未决于其间而赞之》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张九龄。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万安簿吴公谊实浙余杭人今岁归欤欲竟投老未决于其间而赞之
吴公名谊,余杭人也;年七十有二,以开元二年八月三日终于家,十二月二十日也。其先本吴人,自大父仕周,遂家焉。公少孤,事亲孝,学传家业。年十七,始就外傅受经术。弱冠,举进士下第。乃游京师,因荐授秘书正字。
天宝初,拜监察御史里行。后历官左补阙、侍御史,出为华阴令,迁尚书主客员外郎。时李林甫方用事,与议政事,多不合;又恶林甫子岫,故屡疏其过。会肃宗即位,召拜给事中,充河东采访使。肃宗崩,上不豫,宰臣请立皇太子监国,乃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元载,关辅陷贼,百官奔散。公挺身而出,与太子及诸王相率以拒贼。既而贼退,太子入城,公复固表谏太子曰:“今陛下春秋高,太子冲嫩,若嗣位之后,外则奸臣弄权,内则嬖妾专宠,恐危亡可翘足待也。且太子居东宫日久,恩泽隆重,中外所知。若一旦有变,虽悔何追!今陛下诚幸自爱,择善师傅,教之诗礼,察之以义理,使习之于容体辞令之间,则天下知陛下自有圣人之道,非群小之所为矣。”太子从之。
明年,太子即位,是为肃宗皇帝。时军务草创,四方多难,内外艰虞,朝廷旰食。公每进纳规谏,务在尽忠奉上,以兴复社稷为己任。寻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充西京留守。
至德二年春正月,改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如故。时吐蕃犯边,天子命公为朔方节度使、都知兵马使。公以兵弱财匮,不能御寇,乃具奏便宜,得旨听罢军事,还京养病。十月,卒于长安私第,时年七十二。
呜呼!公生于唐室已往三百年矣。唐室自高祖、太宗以来,以英武之姿,平定寰宇,文轨始一。至玄宗皇帝,尤圣明神武,功光宇宙,可谓盛治矣!然而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气数有穷,亦各有时。故天宝以后,乱作继起,干戈不息,生民涂炭。公当此之时,能以身殉君国之难,死而后已,其志烈矣!
呜呼!天之未丧斯文也,岂其不幸至此哉?抑天将复兴之乎?不然,吾未见其然也。夫天者,万物之总名;斯文者,六艺百家之遗言;凡百君子,思所以致之;惟公之才力有余,而忧勤不足。是以天未悔祸,犹复降斯人于世;天既悔祸,犹复返斯文于正;则知天之意常存焉耳。公之没也,子孙流落,妻子饥寒;然吾闻之君子不以言死而忘情,不以生贫而废道。公有女弟三人,早失所恃;公尝为三女兄曰:“吾有三女弟,嫁而贫苦者二人;吾有一男儿孙,乳哺之月,辄有饥色;吾甚忧之。”因抚其儿抱之曰:“汝其勉之!”呜呼!
吾观公之为人,刚毅正直,志意宏远;以生累死,以寿促年;至于临难不易其素;蹈死不顾,盖有不得已者焉。昔仲尼没而门弟子稍衰微矣;今公之殁也,士之杰出者或不得其门,况其他乎?天实为之,谓之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