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寺簿鹿鸣宴

江头梅蕊小装春,式宴嘉宾属守臣。
京国路虽千里远,琼林花又一番新。
且观鹿野陈乡乐,休忆羊裘整钓纶。
老我岂堪陪盛集,为公强振簿书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刘寺簿鹿鸣宴》是宋代诗人程洵的作品。在宋代诗坛,程洵以其丰富的文学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后人的赞誉。他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文学追求,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

程洵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程洵,号为克庵又号翠林逸民,生于宋朝徽州婺源,是朱熹的内弟。从学于朱熹,与朱熹论学并得到真传。他的仕途经历颇为波折,曾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贵,被贬至庐陵录参。这样的经历让他对官场的复杂与人性的矛盾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这些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次韵刘寺簿鹿鸣宴》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一提。这首诗是在一次宴会上所作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和表达诗人的个人感受,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如“江头梅蕊小装春”,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如“休忆羊裘整钓纶”。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一首既有艺术美感又有深厚意蕴的文学作品。

《次韵刘寺簿鹿鸣宴》不仅是宋代诗人程洵的艺术成就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化、社会及个人命运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时代变迁的反映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