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费枢密登卞忠贞公墓

底用荒村访野坟,青编相对俨如存。
当年但识清谈乐,今日方知节概尊。
千载腐儒空吊古,几章冷语自消魂。
便当僇力清河洛,一洗新亭旧泪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费枢密登卞忠贞公墓》是宋代诗人程珌的作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作者生平:程珌,字怀古,号洺水遗民,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休宁(今属安徽),早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历任多个职务,包括昌化主簿、建康府教授等。他的仕途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等职,并一度成为秘书监丞。在政治生涯中,程珌还曾任江东转运判官,展现了其政治上的才能与成就。
  • 文学成就:程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宋代文学界享有盛誉,尤其在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有着独到之处。《贺费枢密登卞忠贞公墓》即是其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1. 诗词原文
  • 底用荒村访野坟,青编相对俨如存。
  • 当年但识清谈乐,今日方知节概尊。
  • 千载腐儒空吊古,几章冷语自消魂。
  • 便当戮力清河洛,一洗新亭旧泪痕。
  1. 诗词解析
  • 字面意义:《贺费枢密登卞忠贞公墓》是一首表达了对已故忠臣的哀悼之情的诗歌。诗中的“荒村”和“野坟”描绘了墓地所在的荒凉景象,而“青编”则可能指的是古籍或经籍,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对历史的尊重。
  • 深层含义:通过对比“当年”和“今日”的不同境遇,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清谈享乐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现今节操尊严的重视。诗句中的“千载腐儒空吊古”,批评了一些人只是表面上谈论古代英雄而没有实际行动,而“几章冷语自消魂”则是说那些空洞无物的言辞只会让人感到空虚和悲伤。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悲壮和沉痛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哀悼,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与期望。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也是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较为频繁的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 政治环境:宋代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往往需要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社会观点。
  • 个人经历:程珌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变迁和个人遭遇的变化。从政多年的他,对国家的兴衰和百姓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些都可能成为他创作诗歌的灵感来源。
  1. 艺术特点
  • 抒情与议论相结合:作为一首政治性较强的诗歌,它不仅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
  • 语言简练有力:程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在《贺费枢密登卞忠贞公墓》中,他运用了精炼的词句,使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意象生动鲜明:诗歌中的意象生动鲜明,如荒村、青编、野坟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歌的画面感和立体感极强,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除了上述内容,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这对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风格至关重要。
  • 阅读更多的宋代诗词,以便于更好地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特点。
  • 研究宋代文人的生活和创作状态,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心理状态。

《贺费枢密登卞忠贞公墓》是宋代诗人程珌的一首杰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珍视历史遗产,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