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云湖庆安院

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林僧夜定还。
松盖作云连十里,竹龙行雨出千山。
白公香火莲红后,谢氏池塘草碧间。
我亦凤凰台上客,图闲却笑未能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云湖庆安院》是宋代诗人舒坦的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作者简介
  • 舒坦,字坦叔,号东山居士,宋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与苏轼、黄庭坚等人有深厚的交游,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画作。
  1. 作品原文
    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林僧夜定还。松盖作云连十里,竹龙行雨出千山。白公香火莲红后,谢氏池塘草碧间。我亦凤凰台上客,图閒却笑未能閒。

  2.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林僧夜定还”,形象地描绘了门前的水景和夜晚归来的僧侣,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 “松盖作云连十里,竹龙行雨出千山”,以松树和竹子为喻,形象地展现了山水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映照,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 “白公香火莲红后,谢氏池塘草碧间”,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白公和谢氏,暗示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的敬仰。
  • “我亦凤凰台上客,图闲却笑未能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纷扰的追求和不满。
  1. 文化背景
  • 《题云湖庆安院》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背景对文人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面貌。
  •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题云湖庆安院》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题云湖庆安院》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更是一部融合了绘画艺术和哲学思考的杰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