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林僧夜定还。
松盖作云连十里,竹龙行雨出千山。
白公香火莲红后,谢氏池塘草碧间。
我亦凤凰台上客,图闲却笑未能闲。
诗句释义及注释:
- 题云湖庆安院: 这是题目,点明了诗的出处和性质。”云湖庆安院”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作者自创的意象,意指一个宁静、如云似湖的地方。
- 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林僧夜定还。 描述的是湖庆安院门前的自然景观和僧侣的生活状态。”屏障”指的是门前的树木或建筑物形成的天然屏障。”潺湲”形容水流的声音,这里可能是指门前的小溪流水声。”付与林僧夜定还”意味着这些自然景象被僧人利用,他们在这里修行,夜晚时分回到住处休息。
- 松盖作云连十里,竹龙行雨出千山。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庆安院周边的自然美景。”松盖作云”形容松树高大茂密,像伞一样遮盖住天空,形成一片云海。”竹龙行雨”则是指竹林中竹子如同龙一般蜿蜒,仿佛在下雨。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自然和谐的画面。
- 白公香火莲红后,谢氏池塘草碧间。这两句诗继续描述了湖庆安院及其周边的景色。”白公香火”可能是对某个人物或事件的代称,”香火莲红后”可能是指莲花盛开时红色的花朵与周围的香火相映成趣。”谢氏池塘”则是指另一个地方,可能是谢家所拥有的花园。”草碧间”则描绘了那里绿色的草地,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 我亦凤凰台上客,图闲却笑未能闲。 最后两句是诗人自己的情感表达。”凤凰台上客”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像凤凰一样高贵而孤独地生活在高处,但内心并不真正感到满足。”图闲”意为追求闲暇自在,”却笑未能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他表面上看似悠闲自在,但实际上并未达到内心的真正宁静。
译文:
题云湖庆安院
门前的屏障环绕着潺湲的溪流,它被林中的僧人在夜晚使用。
松树的顶部像是云朵连接着十里之外,竹林里竹龙行走如同降雨从千座山峰降落。
白公的香火在莲花盛开之后更加旺盛,谢家的池塘中草色碧绿点缀其中。
我也如同凤凰台之上的游客,尽管想寻求闲暇却发现自己仍然无法真正的安静下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湖庆安院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既有现实之美又有意境之韵的作品。同时,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他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内心并不安宁,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的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