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鹭亭

云过千溪月上时,雪芦霜苇冷相依。
正缘野性如僧癖,肯为游鱼下钓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鹭亭》是北宋诗人舒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云过千溪月上时,雪芦霜苇冷相依。正缘野性如僧癖,肯为游鱼下钓矶。

  2. 作者简介
    舒亶,字信道,号嫩堂,宋明州慈溪人,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在官场经历颇为坎坷,曾因弹劾苏轼而遭贬斥。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 诗歌解析

  • 首联“云过千溪月上时,雪芦霜苇冷相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泊图景,天空中的月亮高悬,云彩缓缓流动,映衬着岸边的芦苇与冰白的苇子,它们在寒风中相互依靠,显得十分孤寂却又充满生命力。
  • 颔联“正缘野性如僧癖,肯为游鱼下钓矶”: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独特见解。他认为野性的自己就像出家修行的僧人一样超脱尘世,宁愿选择像游鱼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世俗的诱惑所束缚。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宿鹭亭》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深邃的情感和哲思。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 主题思想: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更反映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宿鹭亭》作为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和生活哲学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情怀。读者在欣赏其优美的诗句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自我实现的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