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畦今夜月,有待到三更。
水鸟隔烟叫,山樵踏雪行。
诗成嫌烛短,酒渴爱菹清。
此际谁为伴,梅边送影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篆畦今夜月,有待到三更。
水鸟隔烟叫,山樵踏雪行。
诗成嫌烛短,酒渴爱菹清。
此际谁为伴,梅边送影横。
《正仲思归作篆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中,“因之”指的是“以篆书作印”之意,所以“梦吴越”即梦见自己正在篆刻印章。
在《正仲思归作篆畦》这首诗中,苏轼通过描绘自己的篆刻艺术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用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篆刻艺术与家乡、亲人等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之情。
苏轼还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丰富。例如,诗中提及的“杜子美鄜州月”,是指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鄜州(今陕西省延安市)时所作的《月夜忆舍弟戍曲》。苏轼用此典故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