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畦今夜月,有待到三更。
水鸟隔烟叫,山樵踏雪行。
诗成嫌烛短,酒渴爱菹清。
此际谁为伴,梅边送影横。

【诗句解读】

  1. 篆畦今夜月,有待到三更。——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夜晚的篆畦中等待月亮升起的景象。篆畦,即篆刻图案的畦地,这里可能暗指一种艺术形式或某种特定的文化活动。待到三更,意味着等待的时间很长,直到深夜。这里的“三更”指的是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这段时间。
  2. 水鸟隔烟叫,山樵踏雪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水鸟在烟雾缭绕中鸣叫,山中的樵夫在积雪覆盖的小路上行走。这里的“水鸟”和“山樵”都是自然景观中常见的元素,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3. 诗成嫌烛短,酒渴爱菹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心境。当诗歌完成时,他嫌自己的烛光不够明亮,不足以照亮心中的灵感;当酒渴时,他却喜欢那种清爽的蔬菜汁,因为这样可以暂时忘记饥饿和口渴。这里的“诗成”和“酒渴”都是诗人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 此际谁为伴,梅边送影横。——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在这个时刻,没有人陪伴在身边,只能独自面对寒冷的冬夜和内心的孤寂。而梅树的影子斜横在地上,仿佛是诗人的影子,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译文】
    篆畦中今夜的月亮,等待着到三更天才会升起。
    水鸟在烟雾中鸣叫,山中的樵夫踏着雪路前行。
    诗写成时嫌弃蜡烛光线不足,酒喝多了却偏爱那清爽的蔬菜汁。
    此时此地无人相伴,只有梅树下的身影斜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比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中等待、在寂寞中坚持的创作过程。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