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十日晴暖而梅意殊冷也

良月今日尽,始见小春天。
明日为子正,阳复于此焉。
墙阴委宿莽,已觉青娟娟。
坏壁出冻蝇,亦解飞翾翾。
向来可憎物,今者更堪怜。
梅梢太瘦生,此意正渺绵。
窥园频挟策,粒吐红豆鲜。
正须待一雪,我岂资暄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月三十日晴暖而梅意殊冷也”是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葫芦谷中早寒有怀》。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初冬早寒有所思,
及此新霜雪未降。
北园草树半枯黄,
东隅高丘已苍苍。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深秋的天气转凉之后,我就开始思念家乡了,
到了这个时候,新下的白霜和未融的残雪还没有融化。
北园里的草木树木已经枯黄一半,
向东边的高土山冈,已是一片苍翠的颜色。
北风吹拂着我,它好像知道我的心思一样,
轻易地吹不伤折,即使它强劲有力,
纵使晴空万里没有一点雨意,
可是飞到云里深处,也不免要被它沾湿衣裳。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游历葫芦谷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他对自己身世飘零、流离失所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