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山居好,不知年又穷。
老人六十七,破衲两三重。
未要迎新岁,聊须驻旧冬。
明堂知未议,安用聘申公。
冬日山居好十首 其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日山居好十首·其九》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此诗以“雪树”起兴,写山中雪景,接着写到“鸟雀慎行”,以动衬静,表现了幽静的意境和山居的闲适。全诗描绘了冬天雪后山林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寒林空见鹿,野庭孤云木。知音世所稀,今古一相如。
“北阙休上书”中的“北阙”指的是朝廷,而“上书”则是指给皇帝写奏章。诗人表示自己不再追求功名利禄,选择退隐南山,过一种隐居的生活。接下来的两句“南山归敝庐”则表明他选择在南山的简陋住所度过余生。
第三联“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中,“不才”表示自己才能不足,“明主”则是指贤能的君主,“故人”则是老朋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辛酸,由于自己的才能不足,又加上年岁已高,身体多病,所以得不到君主的赏识,也疏远了老朋友。
接下来的句子“寒林空见鹿,野庭孤云木”描写了一幅清冷寂寥的山水画卷。诗人看到寒冷的树林里只有一只鹿在活动,而在野外的庭院中,只看到了一片孤零零的云朵。这里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一句“知音世所稀,今古一相如”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感慨地指出,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能够像孔子那样了解自己的人都是凤毛麟角的。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不被理解和认可的痛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