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 其三

棘蓬禅老舌纵横,小阁谈元夜气清。
顿觉心空重及第,信知兹理本无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 其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九月,时作者在杭州任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夜与子由书问之即以事来不果往而复来遂成十诗求其和因次韵其三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霭霭微霄。照野弥弥,水面辽阔无边。浅浪横空,天空辽阔高远。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障泥未解,马鞭尚未解开。玉骢,骏马,指苏轼的马。骄,形容马儿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模样。我欲醉眠,想要沉醉在这美景中睡去,但怕被这美好的风景所陶醉,而无法醒来。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可惜,遗憾。风月,自然景色,这里特指月光映照在溪水之上的美丽景色。莫教踏碎,不要让这美丽的景色被破坏。琼瑶,珍贵的玉石,这里用来比喻这清澈的溪水中映照出的月亮。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卸下缰绳,表示准备休息的意思。欹枕,斜靠着枕头入睡。绿杨桥,一座桥旁长满了绿色的杨柳树。杜宇,杜鹃鸟,又名子规,春末鸣叫,声音凄切。一声春晓,春日清晨的第一声啼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