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不风鱼逝远,霜天初月雁飞高。
履穿袍敝浑无暇,目断心驰只自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楚水不风鱼逝远,霜天初月雁飞高。
履穿袍敝浑无暇,目断心驰只自劳。
《寄周彦廉》是宋朝邹浩的作品,属于七言律诗。
邹浩,字志完,号道乡居士,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于徽宗政和元年,享年五十二岁。《寄周彦廉》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邹浩深邃的思想情感,也展示了他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境遇与追求。
《寄周彦廉》的首句“楚水不风鱼逝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仿佛诗人站在江边,目送着远处渔船渐行渐远,象征着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接着,“霜天初月雁飞高”两句,以霜天、初月和飞翔的大雁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冷寂而又壮阔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由飞翔大雁的向往。
在“履穿袍敝浑无暇,目断心驰祗自劳”中,邹浩通过“履穿袍敝”表达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目断心驰”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世界的纷扰。这种矛盾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寄周彦廉》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友情的赞颂和对生活哲理的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