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桐才几尺,气压百岁樗。
雨露意未饱,风月韵已孤。
凤凰肯寂寞,燕雀空踟蹰。
天地有和气,想为桐之腴。
我愿刳作琴,献上九重居。
坐使薰风还,虽死骨不枯。
赋小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小桐》是一首宋代诗人黄庶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品背景:《赋小桐》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收录于黄庶的诗集之中。黄庶生活在宋代,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各种诗歌体裁都得到了发展,包括赋这种古典的文体。
主题思想:《赋小桐》的主题是对自然界的一种颂扬和理想化表达。通过对小桐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力顽强、气质非凡的自然之物的赞美。诗中的“小桐才几尺,气压百岁樗”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小桐虽然微小却拥有强大生命力的特点,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力量的深刻认识。
艺术特色:《赋小桐》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特别是“天地有和气,想为桐之腴”等句子,不仅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小桐的喜爱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历史价值: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赋小桐》作为宋代诗歌的一个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小桐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赋小桐》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古代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宋代诗人黄庶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理想追求。这首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