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不能山,过在一篑止。
渥洼骐驎儿,堕地志千里。
岷江初滥觞,入楚乃无底。
将升圣人堂,道固有廉陛。
邢子好少年,如世有源水。
方求无津涯,不作蛙井喜。
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
过阅王公门,袖中有漫刺。
别来阻河山,望远每障袂。
斯文向千载,有志常寡遂。
后生文楚楚,照影若孔翠。
不应太玄草,睎价咸阳市。
雨作枕箪秋,官闲省中睡。
梦不到汉东,茗碗乃为祟。
闻君肺渴减,颇复佳食寐。
读书得新功,来雁寄一字。
次韵答邢惇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邢惇夫》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独特感悟。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 作者简介:
-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并称为“一祖三宗”。黄庭坚与苏轼并称“苏黄”,其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大家”。他的诗作与词作虽各有成就,但在文学史上并驾齐驱,共同推动了宋代文学的发展。
诗歌原文:
为山不能山,过在一篑止。 渥洼骐驎儿,堕地志千里。 岷江初滥觞,入楚乃无底。 将升圣人堂,道固有廉陛。 邢子好少年,如世有源水。 方求无津涯,不作蛙井喜。 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 过阅王公门,袖中有漫刺。 别来阻河山,望远每障袂。 斯文向千载,有志常寡遂。 后生文楚楚,照影若孔翠。不应太玄草,睎价咸阳市。 雨作枕箪秋,官闲省中睡。 梦不到汉东,茗椀乃为祟。 闻君肺渴减,颇复佳食寐。 读书得新功,来雁寄一字。主题思想:
- 此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山川河流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评。
-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自然,意象生动鲜明,富有画面感。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 创作背景和影响:
- 《次韵答邢惇夫》的创作背景是在黄庭坚与邢惇夫之间的书信往来中,两人就诗歌创作进行交流和探讨。这首诗作为回信的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邢惇夫诗歌创作的赞赏和支持,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格。黄庭坚的诗词作品在宋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和学习,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黄庭坚的《次韵答邢惇夫》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在内容上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观。这首诗不仅是黄庭坚个人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