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其二

曩时高唐客,暮雨朝行云。
阴居怀天匹,楚观梦纷纭。
我欲睹光仪,斋明炷炉薰。
天高万物肃,谁为帝子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中的“其二”是黄庭坚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想象。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背景
  • 作者简介: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风格豪放,富有个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 创作时代:此诗作于宋代,当时北宋已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政治上动荡不安,而黄庭坚本人也因参与政治斗争多次被贬。
  1. 诗歌原文
    曩时高唐客,暮雨朝行云。
    阴居怀天匹,楚观梦纷纭。
    我欲睹光仪,斋明炷炉薰。
    天高万物肃,谁为帝子魂。

  2. 诗歌解读

  • 昔者高唐客:这里的“高唐客”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曾经在高唐之地游历或有所感触的经历。高唐是一个充满传说的地方,常被用来象征某种超然或离愁别绪。
  • 暮雨朝行云:描述的是诗人在黄昏时分感受到雨意,而在早晨又看到行云,这种自然景象的变幻无常引发了诗人的感慨。
  • 阴居怀天匹:这里的“阴居”指的是诗人身处的环境或心境,而“怀天匹”则是诗人内心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 楚观梦纷纭:通过“楚观梦纷纭”表达了诗人对于楚国古都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纷扰。
  • 我欲睹光仪:“光仪”指美好的形象或事物,诗人想要见到这样的美好。
  • 斋明炷炉薰:这里用到了焚香的动作,可能是为了净化心灵,或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 天高万物肃:这里的“天高”象征着天空的高远和广阔,而“万物肃”则传达出自然界的肃穆和宁静。
  • 谁为帝子魂:这里的“帝子”可能是指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忠贞不渝著称。诗人通过屈原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忠诚和信仰的思考。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中的“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还体现了宋代文人在动荡年代中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以及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