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常恨耄,用决常恨早。
推毂天下士,诚心要倾倒。
海宇日清明,庙堂勤洒扫。
何为陈师道,白发三径草。
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予同作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它由李白所作,内容为:
西江日暮乱秋流,孤舟一系思悠悠。云间别后愁相忆,天外归时梦共游。三蜀声名吾老矣,六朝人物尽堪愁。君看六幅南朝画,改革何曾到谢公!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秋,当时李白在当涂县令李阳冰的幕下任幕僚,他与李阳冰、范山人、张长史同游姑熟(今安徽当涂),四人同赋《秋怀五首》之五,李白即席挥笔,吟成此诗。
诗的开头两句:“西江日暮乱秋流,孤舟一系思悠悠”,描绘出一幅秋天傍晚西江上孤舟漂泊的凄凉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孤舟一系思悠悠”一句,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在船上凝望着江面的秋水,思绪万千。他想家了,想起了远方的朋友;他想念朋友了,又想到了自己的处境。诗人用“孤舟一系”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况:一个人在外飘泊无依,就像一只孤零零的大船被一根绳子牵着一样。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人心生愁绪。
“云间别后愁相忆,天外归时梦共游”,继续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他与朋友分别后,只能在梦中相聚,那种相思之情真是难以言表啊!
“三蜀声名吾老矣,六朝人物尽堪愁。”这里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伤。他认为自己年岁已高,已经不再年轻;而六朝时期的人物都已经逝去,再也无人能够与他相比肩了。这种对比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失落和孤独。
“君看六幅南朝画,改革何曾到谢公!”这一句诗人巧妙地以画喻人,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他认为现在的朝廷已经无法再像谢安那样有才华、有魄力了,那些官员们只会虚度年华,没有真正的才能和实力。这种批评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