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邵观复 见赠

诗才千丈清且嵬,笔力万牛挽不回。
平生用心有根柢,丱角指南得天才。
江西波澜浩如海,一派流落天南垓。
久谓升堂胔已哜,可是持鼓门过雷。
诗能穷人岂其理,人穷乃工于诗尔。
不妨俗眼自青白,第恐獠音无正始。
俯首谁能兄孔方,高谈直欲妻法喜。
眼高未伏下孔杨,渠肯碌碌数馀子。
我无寸长班俊髦,狐裘之傍羞缊袍。
所得虚名真画饼,朅来穷海试铅刀。
书生习气扫未尽,画诺闭门思和陶。
锥处囊中颖立见,君欲逃名何可逃。
君家故侯青门东,人物于今有祖风。
落拓一官姑吏隐,敏捷千首追诗翁。
何者蹄涔留尺鲤,未办斗水活蛟龙。
丈夫功业不嫌晚,政恐夫君甘养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邵观复见赠》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作不仅是黄公度个人文学才华的展现,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与哲理思考。

从诗作的内容来看,黄公度以其精湛的文才,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其作品的高度评价。诗中“诗才千丈清且嵬,笔力万牛挽不回”等句,展现了其高超的诗歌技艺。这种技艺不仅仅体现在文字的工整和韵律的和谐,更在于其能够深刻表达情感,传递思想。

在艺术风格上,这首诗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和邵观复见赠》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即重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作用。黄公度的诗作不仅抒发个人情怀,还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状态和政治态度。诗中的许多意象和用典,都与宋代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江西波澜浩如海”,暗指宋代文化氛围的广阔和深邃。

《和邵观复见赠》不仅是黄公度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