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驻碧油,公两载、重临初度。
满全楚、袭人和气,拍天歌舞。
波涌荆江流不断,地连巫峡山无数。
指此山、此水诵公恩,难忘处。
民有恨,来何暮。
民有愿,归无遽。
各相携卧断,衮衣归路。
只恐九重劳梦寐,不容十国私霖雨。
看便飞、丹诏日边来,朝天去。
满江红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 其四”是清代词人郑燮所作的一首词,并非辛弃疾的作品。该诗以秋天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离愁。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郑燮,字克柔,一字板桥,号梅村,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的《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这组词共有五首,其中第四首便是《满江红·其四》。这组词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在清朝中叶的社会背景下,通过描绘田家四季的苦乐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组词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色:《满江红·其四》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它采用了传统的词体形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其次,这组词在艺术手法上也有所突破,如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这组词还善于运用典故和前人诗词中的语句,使得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和深度。
思想内容:《满江红·其四》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状况。这组词通过对田家四季的描写,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国家的动荡不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于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这种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满江红·其四》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
《满江红·其四》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优秀作品。它不仅是清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