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疏辞汉廷,故里挥黄金。
谢公扶晋业,不改东山心。
余亦何为者,时动庄𤉱吟。
七闽三径荒,白发西汜侵。
徒欣倦飞翼,获荫游凤林。
方同埙篪吹,又远金玉音。
日月正光华,海岳增高深。
昼锦虽适愿,霖雨斯层岑。
送公悲且欢,聊拂绿绮琴。
正仲移漕二浙用李白留别王嵩韵以送之
介绍
《正仲移漕二浙用李白留别王嵩韵以送之》是宋代诗人黄履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宋神宗时期,黄履因直言进谏而受到打击,被贬为越州知州,后历徙五州三府。《正仲移漕二浙用李白留别王嵩韵以送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此诗通过使用李白的诗作为创作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意。在诗中,黄履不仅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且通过李白的诗句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还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高洁人格。
从文学价值方面来看,《正仲移漕二浙用李白留别王嵩韵以送之》是一首充满意境的佳作。诗中的“二疏辞汉廷,故里挥黄金”以及“谢公扶晋业,不改东山心”,都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志在四方的豪放情怀。特别是“徒欣倦飞翼,获荫游凤林”这一句,更是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精神震撼。同时,黄履在作品中融入了李白的诗歌元素,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雅集时对诗歌艺术的高度重视。
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考虑,这首诗也是研究宋代文人心态和时代背景的重要资料。宋代是一个变革与创新的时代,文人士大夫们面临着许多社会和政治的挑战。黄履作为一位正直的官员,在政治斗争中屡受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这种精神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此外,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学习和应用,黄履的创作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特色。这不仅说明了宋代文人在诗歌艺术上的广泛探索,也反映了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勇于创新、不断自我完善的精神。
就现代意义而言,《正仲移漕二浙用李白留别王嵩韵以送之》不仅是一篇文学价值极高的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记录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为我们理解宋代乃至中国古代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于现代人来说,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力量。
《正仲移漕二浙用李白留别王嵩韵以送之》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学价值的作品,更是一份承载着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珍贵遗产。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宋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还能从中汲取到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力量。这对于当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学习和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对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