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望远楼

雕栏身有限,芳草意无穷。
望尽天垂地,吟馀色入空。
锋铓千里岫,羽翼半天风。
万象回头了,骈明亦梦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望远楼》是宋代诗人黄裳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作品以望远楼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黄裳,字冕仲,号南屏老人,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生活在宋代中期,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著称。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黄裳作为宋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也体现了那一时代的文化特征。
  1. 诗歌原文
  • “雕栏身有限,芳草意无穷。”
  1. 主题思想
  • 对自然的感悟:《题望远楼》中,诗人通过对望远楼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深厚感情。通过“雕栏身有限”与“芳草意无穷”的对比,诗人暗示了自然之美虽有限却无尽,这种自然景象激发了诗人的无限遐想与感慨。
  • 对人生的态度:诗人在诗歌中还表达了对于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诗句“万象回头了,骈明亦梦中”寓意着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换之中,生命如同梦境一般短暂而虚幻,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常和虚无感的深刻理解。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黄裳在这首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雕栏”、“芳草”、“天垂地”、“锋铓”、“羽翼”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同时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内涵。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描述,诗人将抽象的哲理转化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使得读者能够在心中形成一个清晰而深刻的图像。
  • 语言风格:从整体上来看,《题望远楼》的语言风格简练而含蓄,用词考究,富有音乐美感。例如,“色入空”中的“空”,给人以深远和超脱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充分展示了宋诗的独特魅力。

《题望远楼》不仅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歌,更是宋代文人黄裳独特审美情趣和深邃思想情感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