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之道

兰陵为别又多时,花月妖中想见几。
乡国可怜犹间隔,客途何故更分飞。
身边无事乐虽乐,堂上有亲归未归。
欲寄新文将远信,尚须勤苦到精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王之道》是一首由宋朝官员王之道创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王之道,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王之道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歌以明白晓畅、真朴有致而著称。在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义、弟之深一同登进士第,并在对策中极力反对燕云用兵之事,表现出其正直不屈的性格。
  1. 作品原文
    兰陵为别又多时,花月妖中想见几。
    乡国可怜犹间隔,客途何故更分飞。
    身边无事乐虽乐,堂上有亲归未归。
    欲寄新文将远信,尚须勤苦到精微。

  2. 诗意解析

  • 兰陵为别又多时:兰陵为地名,这里指的是分别的地方。”又多时”表明离别已久,时间之长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
  • 花月妖中想见几:这里的“花月”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时光,而“妖中”则暗指世事的无常或人心的复杂。”想见几”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 乡国可怜犹间隔,客途何故更分飞:乡国,即家乡国家,表示对家乡的思念。”犹间隔”意味着即使身处异地,也难以摆脱对家乡的思念。”客途何故更分飞”则是说在异乡旅行本应是愉快的体验,但为何还要被分离的命运所困扰?这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 身边无事乐虽乐:虽然身在异乡,但诗人没有因此感到无聊或失落,反而找到了乐趣。这种乐观的心态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智慧。
  • 堂上有亲归未归:这里的“堂上”可能指的是家中或者某个重要的场合,而“亲归未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渴望。这种矛盾的情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 欲寄新文将远信,尚须勤苦到精微:诗人想要通过写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祝愿,但因为距离遥远和工作繁忙,这份心意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己责任的承担。

《寄王之道》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抒发友情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宋代诗词的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