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惟有菊前杯,十五蟾光已看回。
白蚁酦醅凉后熟,黄金蓓蕾夜来开。
休悲往古事何在,且乐去年时复来。
好是夕阳须管醉,花丛中放玉山颓。
对菊闲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菊闲饮》是宋朝黄裳的作品,其作品原文如下:良辰惟有菊前杯,十五蟾光已看回。白蚁酦醅凉后熟,黄金蓓蕾夜来开。休悲往古事何在,且乐去年时复来。好是夕阳须管醉,花丛中放玉山颓。
黄裳的生平与成就都为这首诗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历史价值。黄裳(宋南平人),字冕仲,神宗元丰五年进士第一。徽宗政和四年以龙图阁学士知福州,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政治主张也颇受关注,他曾上书建议三舍法,并认为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他的这些言论被认为是正确的。黄裳还喜欢道家玄秘之书,自号紫玄翁。
《对菊闲饮》作为黄裳的文学作品之一,反映了他对自然、友情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美好的季节里与友人共赏菊花的乐趣。通过饮酒吟诗,诗人不仅享受了生活的美好,也抒发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对菊闲饮》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超然和豁达。
《对菊闲饮》作为黄裳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风貌,也反映了他们对待人生的哲学思考。这首作品以其优美的诗句、深邃的思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