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及之 其二

别后新寒有劲风,不亲谈笑转乖慵。
一行塞雁来多日,万里乡书得几封。
闲忆兰陵还自笑,愿游苕水更相从。
与君疏阔谁堪爱,阅古堂前树树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寄及之其二》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洪皓的作品。《再寄及之其二》以其深邃的意境、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展示了其对人生、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再寄及之其二》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洪皓。洪皓,一名济北甄文学,自号鹤翁,他以雄才自题名号数十为书给友人,并以此诗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2. 作品原文:别后新寒有劲风,不亲谈笑转乖慵。一行塞雁来多日,万里乡书得几封。闲忆兰陵还自笑,愿游苕水更相从。与君疏阔谁堪爱,阅古堂前树树松。
  3. 艺术特色:《再寄及之其二》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上。首先,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如“新寒有劲风”、“一行塞雁来多日”,这些描写不仅传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受,也反映了他对朋友间情感联系的珍惜。其次,诗歌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如“不亲谈笑转乖慵”、“与君疏阔谁堪爱”等句子,都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深沉的情感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感受。此外,洪皓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如“塞雁”、“乡书”等元素,既象征着远方的朋友,也寓意着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4. 历史背景:《再寄及之其二》创作于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黄金时代。洪皓作为一位身处异乡的官员,他的诗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在那个战乱频繁、国运艰难的年代,人们渴望友情的温暖与精神上的慰藉。

《再寄及之其二》作为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宋代诗歌,不仅展现了洪皓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这首诗作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从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的真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