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西禅寺

谁是怡山不灭仙,定光来应此方缘。
龙骧凤翥三宗字,狮吼雷鸣六祖禅。
鱼佩独垂聊徇世,藕丝相感为开天。
自从日月归真后,衣法何人已得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题西禅寺》是宋朝吕声之的作品。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姓名及籍贯:《留题西禅寺》的作者是宋朝的吕声之,字大亨,出生于绍兴新昌。
  • 生平简介:吕声之师承陈傅良,并且与蔡幼学有深厚的友谊。他也曾担任过宿松尉和平阳丞等职。尽管他的官途并非一帆风顺,但在他的诗作中,依然流露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1. 诗歌原文
  • 原文:白石孤云自在闲,红尘一事不相关。寺遮翠霭青萝外,人到落花流水间。欲效锦囊收胜概,惭无玉带镇名山。白莲喜结当年社,未厌朝来暮便还。
  • 译文:白云孤飞,自在悠闲;世间的纷扰与我无关。寺庙隐藏在青葱的山岚之外,人们行走在落花瓣铺满的溪水中。我试图用锦囊收拢那些美好的景象,却惭愧没有佩戴玉带来镇守这美丽的山峰。白莲花欢喜地与同社之人相聚,它并不厌倦每日早晨或傍晚的归来。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白石孤云自在闲,红尘一事不相关”,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
  • 情景交融:从“寺遮翠霭青萝外”到“人到落花流水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心境相融合,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
  • 哲理思考:结尾部分的“欲效锦囊收胜概,惭无玉带镇名山”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即虽无法用物质之物来装点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可以通过诗词来表达和传承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这首诗作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吕声之生活在宋朝,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为他提供了创作灵感。
  • 历史背景: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们在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吕声之作为其中一员,其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吕声之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既有豪放洒脱之气,又不失细腻婉约之美。
  • 意象运用:他在作品中巧妙运用了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等多种意象,使得诗歌富有内涵和层次。
  • 结构布局:整首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留题西禅寺》不仅是一首反映宋代文化氛围与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图景。通过深入探讨这首诗作的各个方面,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