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邵老 其二

几度为书却便休,疏慵于我更如雠。
两忘有道何须问,相责无情我合羞。
屡感客尘新事变,难寻陵谷旧时游。
为亲归去亲犹健,只此浮生已解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陈邵老(其二)》是宋代诗人黄裳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黄裳(约1045年—?),字次公,号竹坡居士,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其著作广泛涉及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
  1. 诗歌原文
    几度为书却便休,疏慵于我更如雠。两忘有道何须问,相责无情我合羞。
    屡感客尘新事变,难寻陵谷旧时游。为亲归去亲犹健,只此浮生已解忧。

  2. 诗歌解析

  • 首联解读:”几度为书却便休,疏慵于我更如雠”描述了作者因懒散而难以写信的状态,既想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却又感到无力完成这一动作,仿佛与友人之间的疏远和懒惰成了不解之仇。这种矛盾的心理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 次联解读:”两忘有道何须问,相责无情我合羞”表达了作者对于忘却彼此间存在的误会或争执的豁达态度。他认为既然能够达到相互理解的境界,又何必在乎是否有过误解或指责呢?即使有,也无需感到羞耻或羞愧,因为这样的关系本身就是值得珍惜的。
  • 三联解读:”屡感客尘新事变,难寻陵谷旧时游”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他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老朋友可能已经不在人世,或者已经疏远,这使得他在怀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无常。
  • 尾联解读:”为亲归去亲犹健,只此浮生已解忧”则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尽管世间充满了变故和挑战,但只要家人健康,他就能坦然处之,不再为生活中的琐事所困扰。
  1. 艺术特色
  • 情感深沉: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面对人生变迁的淡定态度。
  • 语言质朴:黄裳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直抒胸臆,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为真切动人。
  • 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黄裳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和理解。

《寄陈邵老(其二)》作为黄裳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也展示了他对友情和生活的独到见解。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黄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