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为书却便休,疏慵于我更如雠。
两忘有道何须问,相责无情我合羞。
屡感客尘新事变,难寻陵谷旧时游。
为亲归去亲犹健,只此浮生已解忧。
注释:
几度为书却便休,疏慵于我更如雠。
两忘有道何须问,相责无情我合羞。
疏慵于我更如雠,疏慵:形容人态度冷淡、不热情。雠(chóu):仇恨。
两忘有道何须问,相责无情我合羞。
两忘:指忘记彼此间的恩恩怨怨、是非得失。有道:有原则或方法。
相责无情我合羞:指责对方无情,自己感到惭愧。
屡感客尘新事变,难寻陵谷旧时游。
屡感:多次被感动。客尘:指世事的纷扰。新变:新的变动。
难寻:难以找到。陵谷:山陵和山谷,比喻世事变迁。
为亲归去亲犹健,只此浮生已解忧。
为亲归去:为了亲人而回去。亲:这里指母亲。
亲犹健:母亲还很健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陈邵老对人生感慨的一种抒发,表达了他对世间纷扰的厌倦和对亲情的珍视。全诗通过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首句“几度为书却便休”,诗人在信中反复劝慰,但最终决定不再继续写信。这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想要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担忧,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的疏慵和无作为而感到自责。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第二句“疏慵于我更如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矛盾心理。他对自己的疏慵行为深感羞愧,甚至认为自己的行为与仇敌无异。这种强烈的自责感使他更加痛苦和困惑。
第三句“两忘有道何须问,相责无情我合羞”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他认为既然无法改变现实,就应该学会放下,不必过于纠结于过去的错误和遗憾。同时,他也觉得不应该因为别人的指责而感到羞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使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第四句“屡感客尘新事变,难寻陵谷旧时游”则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受。他曾经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但现在却觉得世事无常,变化迅速。他感到自己无法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甚至忘记了过去的游历和经历。这种失落和迷茫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扰之中。
最后一句“为亲归去亲犹健,只此浮生已解忧”则是诗人对亲情的感悟。他认为虽然自己无法完全理解母亲的心性,但他仍然愿意为她付出一切。他希望她能够健康长寿,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解脱。这种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使他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也传达了他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使人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和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