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利交游聚与分,会真堂上合离群。
形骸外索难为侣,风义中寻偶得君。
水鉴秋来宜泛月,桃源花后且穿云。
此生已是龙山客,高论相过我欲闻。

这首诗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作品《贻刘先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一、首句释义

“势利交游聚与分,会真堂上合离群。”

  • “势利交游”意为看重利益而结交的朋友。
  • “聚与分”表示人们相聚又分离的情景。
  • “会真堂上”指聚会之地,通常用于佛教场所,象征性地比喻为一个交流思想感情的地方。
  • “合离群”形容人与人之间因利益或情感的变化而聚集又离散。

二、第二句释义

“形骸外索难为侣,风义中寻偶得君。”

  • “形骸外索”指的是在世俗的外貌和物质需求之外寻找伴侣。
  • “风义”在这里指的是高尚的志向和道义。
  • “偶得君”表示偶然间遇到了你这样的君子。

三、第三句释义

“水鉴秋来宜泛月,桃源花后且穿云。”

  • “水鉴”是指镜子,这里用来比喻清澈的心灵或纯净的友谊。
  • “秋来宜泛月”意味着秋天夜晚适宜欣赏月光。
  • “桃源花后且穿云”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仿佛置身于桃花源之中,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

四、第四句释义

“此生已是龙山客,高论相过我欲闻。”

  • “龙山客”指的是隐士或高人的雅称。
  • “高论”表示高深的见解或者谈论。
  • “相过”意即相互访问或交流,这里指的是与友人之间的对话。
  • “我欲闻”表达了作者渴望听到这些见解的愿望。

五、赏析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态度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世俗交往中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接着,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引出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寄托。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对友人的高洁品德的赞赏以及对深入探讨哲理的兴趣。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