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览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
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
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
为娇多、只恐能言笑。
惹风流烦恼。
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
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
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
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

【注释】

宴琼林:指皇帝的宴会。

牡丹: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他的诗多描写自然风景、人民生活和抒发政治见解,语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所以人们称他为“白香山”,又称“诗鬼”。

已览遍:已经看过了。韶容:美好的容貌。

花王:这里指牡丹。

魏妃: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号太真(或作太真妃)。天与色:天生丽质。天资美。

姚黄:牡丹的一种,色彩艳丽,故名。

十洲仙岛:传说中的神仙们居住的地方。

东君:春神,指春风。

天机:自然的规律,这里比喻春天的时令和气候。

娇:美好。

风流:风姿,风度。

莫道:不要说什么。两都:指唐朝和宋朝。迥出:远远地超出。

倩:请求。多才:多方面的才能。

惨有如花面:形容人的脸色像花儿一样憔悴。

良辰:美好的时光。欲过:快要过去。

须勤向:一定要勤于。雕栏:雕刻花纹装饰的栏杆。秉烛:持灯。

金尊:古代酒器,用金制成,泛指酒杯。倒:倾翻。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物词。它通过对牡丹这一花卉的形象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感慨,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全词以咏物起兴,托物寄意,借牡丹之华贵,抒人生之哀思。此词上片写牡丹花的美丽,下片写赏花之人,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慨。

词的开头两句:“已览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意思是说,我已经看遍了所有的美女,现在终于看到了花之王——牡丹。牡丹的芳香已经来了。这里的韶容指的是美丽的容颜,花王则是指牡丹,芳信来报则是说牡丹的花香已经送来了。

接下来的句子:“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意思是说,魏妃天生丽质,她拥有着牡丹一样的美貌。她去欣赏那十洲岛上的美景,那里是仙境一般的地方。魏妃是唐明皇的贵妃,她的美貌如同上天赐予,所以这里说是“天与色”即天生丽质。姚黄是牡丹的一种,颜色鲜艳如黄。去赏十洲仙岛则是指去欣赏那仙境一般的景色,十洲岛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句:“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意思是说,东君(春神)来到这里,是因为他已经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以至于春神的精力也已经衰老了。东君是春天的象征,这里指春风和阳光。缘费尽则是指春风和阳光已经消耗殆尽。天机亦老则是指春神的精力已经耗尽。

接下来的句子:“为娇多、只恐能言笑。”意思是说,因为牡丹如此娇美,所以担心它如果能够说话就会有很多话语了。这是说牡丹如果能够说话,那么就有很多美丽的话语可以表达出来了。

下片开始:“惹风流烦恼。”意思是说,牡丹惹得许多人喜爱而产生了很多麻烦。这里的风流指的是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追捧。而“惹风流烦恼”则是指由于这种喜好而带来的麻烦和困扰。

接着的句子:“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意思是说,不要说大唐和宋朝相距很远,请那些多才的人一起来欣赏一下谁更好吧。这里说的多才是指那些具有才华的人。

最后的两句:“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意思是说我这样憔悴如同花朵一样的脸面,是因为说好的时光就要过去了。这里的良辰是指美好的时光,欲过则是指将要过去的意思。

整首词通过对牡丹这一花卉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同时,也通过对赏花之人的形象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应该珍惜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