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览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
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
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
为娇多、只恐能言笑。
惹风流烦恼。
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
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
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
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
宴琼林 其三 牡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在宋代,黄裳创作的《宴琼林 其三 牡丹》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诗词。下面对这首诗词进行深入介绍:
诗人简介:黄裳(约973年—1037年),字夏重,号东阳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原文:《宴琼林·牡丹》原文已觉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为娇多,只恐能言笑。惹风流烦恼。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
诗词赏析:此诗以牡丹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的美丽和雍容华贵的深深赞赏。诗中的“芳信来报”形象地描绘了牡丹花开的信号,而“魏妃天与色”则赋予了牡丹以神话般的色彩,仿佛天上的仙女一般。“去赏十洲仙岛”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让人感受到牡丹花的高贵与神秘。
创作背景:黄裳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年代,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创作也受到了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同时,作为一位文学家,黄裳对于自然界的美景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受力,这使得他在描写牡丹时能够捕捉到其独特的美态,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中。
《宴琼林·牡丹》不仅是一首描写牡丹的诗词,也是黄裳艺术成就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文字,更能够感受到黄裳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和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