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头八月秋田熟,南村北村夜舂粟。
大平车子走无轮,载米入场声辘辘。
官置斗斛人自量,市价日与时低昂。
得钱却载车上去,出门掉臂归山乡。
老翁扶杖笑且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酒酣歌罢喜复悲,却忆前年输籴苦。
田头刈禾人未归,吏已打门嗔我迟。
名为和籴实强取,使我父子长寒饥。
今年官场有籴米,卖米得钱固其理。
力排众议改旧法,闻说郎中人姓李。
小民无力酬天公,但愿谷米年年丰。
年年与官足兵食,三军饱食眠秋风。
郎中归坐天子侧,更与小民说休戚。
莫使明年复开籴,老翁还作前年泣。

这首诗的原文是:罢籴行

边头八月秋田熟,南村北村夜舂粟。

大平车子走无轮,载米入场声辘辘。

官置斗斛人自量,市价日与时低昂。

得钱却载车上去,出门掉臂归山乡。

老翁扶杖笑且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酒酣歌罢喜复悲,却忆前年输籴苦。

田头刈禾人未归,吏已打门嗔我迟。

名为和籴实强取,使我父子长寒饥。

今年官场有籴米,卖米得钱固其理。

力排众议改旧法,闻说郎中人姓李。

小民无力酬天公,但愿谷米年年丰。

年年与官足兵食,三军饱食眠秋风。

郎中归坐天子侧,更与小民说休戚。

莫使明年复开籴,老翁还作前年泣。

逐句注释:

  1. 边头:边境地区。
  2. 八月:秋季。
  3. 南村北村:指边远的村落。
  4. 夜舂粟:夜间用杵臼舂米。
  5. 大平车子:没有轮子的车子。
  6. 场:市场。
  7. 斗斛:古代容量单位。
  8. 日:每天。
  9. 却:反而。
  10. 掉臂:形容高兴的样子,手舞足蹈。
  11. 老翁:年长的男子。
  12. 扶杖:用手杖。
  13. 大儿:长子。
  14. 踏歌:边跳边唱。
  15. 酒酣:饮酒到很醉的时候。
  16. 喜复悲: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
  17. 输籴:交纳粮食给政府。
  18. 吏:官员。
  19. 名:名义上。
  20. 和籴:官府和商人一起购买粮食。
  21. 长”:常常、经常。
  22. 年年:每年。
  23. 饱食眠风中:吃饱了睡在风里。
  24. 李:姓。
  25. 休戚:忧乐,祸福。这里是比喻。
  26. 莫使:不要让它。
  27. 老翁还作前年泣:让老人再像去年一样哭泣。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农民对官府强制收购粮食的抗议之作。诗中描绘了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辛勤劳作,期待着能够出售粮食来换取生活所需。但官府的“和籴”(即和商贩一起买粮,以降低价格)政策却使得他们不得不接受更低的粮食价格,甚至有时候还要承担风险,因为他们的粮食可能被囤积居奇,最终导致农民生活困苦。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对公平交易的期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官府政策的不满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