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
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
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
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
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
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軿且驾。
思曾侍、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
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
宴琼林 其一 上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裳的《宴琼林 其一 上元》是宋代一位诗人的作品,表达了对繁华夜景、人间烟火和神仙会的描绘。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
诗歌原文: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軿且驾。思曾侍、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上元之夜的美丽与热闹。诗人首先描绘了霜月与银灯相伴的夜晚景象,随后转入对楼台和星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转向人间的繁华,提到东风已经带来了温暖的气息和绮罗的香气,以及人们竞相离去的马车。最后,诗人将视角转向长安城,红莲盛开,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欢愉之中。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和人间烟火,还透露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让人不禁思考何为真正的神仙会。
诗歌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和文化氛围。诗人通过对上元之夜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于人间烟火与超脱现实的深刻思考。
黄裳的《宴琼林 其一 上元》不仅是一首描绘上元之夜美景的诗,更是一种对生活哲理的深刻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间烟火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然的审美境界,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