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公域

官冷犹能愿邻好,侧听欢声亦开抱。
朝曦未合败顽冻,来问仙舟已登道。
但见风铃送馀韵,慧佐尊前迹如扫。
汾阳远裔今有人,插架万轴谁能贫。
豪气欲吞天下士,舌上古今时复陈。
熙朝未遇将谁尤,芳辰不乐还自嗔。
聚散浮云眼前过,且作闲人静中坐。
画梁燕子急归来,莫放故园春自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郭公域》是宋代文学家黄裳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裳(925年—980年),字文叔,号东斋老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文学成就尤为突出,尤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词原文
    官冷犹能愿邻好,侧听欢声亦开抱。
    朝曦未合败顽冻,来问仙舟已登道。
    但见风铃送余韵,慧佐尊前迹如扫。
    汾阳远裔今有人,插架万轴谁能贫。
    豪气欲吞天下士,舌上古今时复陈。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送郭公域》中的“官冷犹能愿邻好,侧听欢声亦开抱”两句,描绘了一个虽然身居高位却依旧愿意与邻里和睦相处的人物形象。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也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自然景象与情感交织:“朝曦未合败顽冻,来问仙舟已登道。”这两句将清晨的寒冷与来访者的喜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 象征意义:在诗歌中,“风铃送余韵”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延续和传承。而“慧佐尊前迹如扫”则暗示了尽管岁月流逝,但那些美好的事物依然历久弥新,令人怀念。
  • 文化内涵: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赞美,还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描写郭公域这样的历史人物和相关元素,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敬畏之情。

《送郭公域》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品质和情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文人墨客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