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三 初祖

万枝灯,千江月,一灯传,一月摄。
莫知根种有虚空,祇见祥光无断绝。
三千世界掌中知,百亿化身天下说。
秘密岂当容易谈,一臂尤轻冷欺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三 初祖”是黄裳宋代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禅宗初祖六祖慧能的精神风貌与修行境界。

诗中的“万枝灯,千江月,一灯传,一月摄”用万枝繁茂的灯火和千条江河的月光来比喻禅宗初祖的智慧与慈悲。初祖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的心路;又似长江之水,承载着佛法的智慧,源远流长。这种形象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初祖的伟大,也表达了对其智慧和慈悲的深深敬仰。

“莫知根种有虚空,祇见祥光无断绝”则揭示了初祖修行的本质——他虽然不知道自己的根性来自何处,但却能看到佛性的祥光始终不灭。这既是对初祖修行境界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禅宗精神的一种深刻揭示。这种对禅法本质的把握,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核心理念的理解。

“三千世界掌中知,百亿化身天下说”则表达了初祖的神通广大,他能够以自己的智慧掌控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并以无数化身向众生传授佛法。这种表述不仅赞美了初祖的神通能力,也反映了禅宗强调的普遍性与包容性。

“秘密岂当容易谈,一臂尤轻冷欺雪”则是诗人对禅宗深奥秘密的探求。他认为,即使是最微小的秘密,也不应该轻易谈论。而禅宗的核心,在于一种轻松自如、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有助于修行者更好地理解禅法,也让他对禅宗的修行方式有了更深的体会。

诗的结尾“安心惟在觅心时,后世支尘两自欺”,是对禅宗实践的一种提醒。禅宗教导人们要“安心”,即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的困扰。相反,它鼓励人们去面对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自我反省来达到内心的平静。这种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三 初祖”的解读,可以看到黄裳如何运用诗歌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地表达了禅宗初祖慧能的修行境界和精神面貌。这不仅是对禅宗文化的一种传承,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理解和领悟禅宗智慧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