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秋山和尚

几夜孤吟忆贯休,疏钟敲月动诗愁。
何人来入匡庐社,分我山中一半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秋山和尚》是宋朝文学家黄庚的经典作品,体现了黄庚的文学成就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出生于宋朝末年,早年致力于科举考试。元初“科目不行”,他开始脱离官场,放浪于湖海之间,用豪放之气创作诗文。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游幕到教馆的转变,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有深厚的交往,其诗作中不乏释绍嵩等人的引用。
  2. 诗歌原文:几夜孤吟忆贯休,疏钟敲月动诗愁。何人来入匡庐社,分我山中一半秋。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切情感。诗中的“几夜孤吟”描绘了深夜独自吟诵的情景,“疏钟敲月”则形象地展现了夜晚钟声和月光交织的景象。最后一句“分我山中一半秋”则巧妙地表达了自己被秋意深深吸引的情感。
  4. 艺术风格:黄庚的诗歌以豪放见称,他在游幕和教馆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使得他的诗歌既有文人的雅致,又有江湖的豪情。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5.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朝建立之后,黄庚作为宋朝遗民,可能曾经历过一些动荡和变迁,这些因素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反映。

《寄秋山和尚》是黄庚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点。对于研究中国文学史及宋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