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夜孤吟忆贯休,疏钟敲月动诗愁。
何人来入匡庐社,分我山中一半秋。
【注释】:
几夜孤吟忆贯休:数日来,我独自一人在山中吟咏着贯休的诗,怀念着他。
疏钟敲月动诗愁:稀疏的钟声敲打着明月,激起了诗人的诗思,引起他的忧愁。
何人来入匡庐社:谁人能到庐山去参加我的聚会呢?
分我山中一半秋:给我一半的秋色吧!
【赏析】:
这是一首寄怀诗。作者在庐山隐居期间,与匡庐寺的和尚交往甚密。匡庐寺僧人常来拜访他,有时还一起饮酒赋诗。此诗即写于他们相聚时,抒发了对匡庐寺僧人和庐山美景的眷恋之情。
首句写自己孤独地在山中吟咏贯休的诗,“几夜”二字写出自己孤独的心境。“忆贯休”,是说自己想起贯休的诗,贯休是晚唐诗人,字休远,俗姓王,幽州(今北京大兴县西南)人。曾做过国子监主簿、太子舍人,以诗文著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贯休诗歌的怀念。“念”就是思念。“忆贯休”三字,就点出“念”的意思。
中间两句是写自己听到稀疏的钟声敲打明月,勾起了诗人的诗思,引起了他的忧愁。“何人来入匡庐社”,意思是说:“是谁人能来庐山参加我的集会?”“入”就是来。“匡庐社”指的是庐山僧众的聚会。“匡庐”,指庐山。“匡庐社”是佛教名山之一,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面,因山形如匡(古代的一种圆形容器)而得名。庐山有许多寺院,如东林寺、归宗寺、大林寺等。这里泛指庐山僧众。“匡庐社”,即指庐山僧众之会。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渴望与庐山僧众团聚的愿望。
末两句是说自己希望庐山僧众能给自己一半的秋色。“分我山中一半秋”的意思是说:“给我一半的秋色吧!”“分”就是给予。“山中一半秋”是说自己希望得到一半的秋天景色。秋天是一年四季之中最富有诗意的季节。这时万物凋零,但又是果实累累的时候。秋天的景色给人以萧瑟之感,但同时也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秋天是一年之中最富于变化的时期。从初秋到深秋,季节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秋天的景象给人以凄清之感,但也使人感到一种成熟之美。秋天是一年四季之中最美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山中一半秋”是说希望自己能享受到一半的秋天景色,也暗示出自己希望和匡庐寺僧众一起欣赏美好的秋色的愿望。
这首寄怀诗表达了作者对匡庐寺僧众和庐山美景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