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红尽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涛拥出烂银盘,千里婵娟共今夕。
主人领客登东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影浸空明,露华漙玉夜气清。
冯夷激水水欲立,海若辟易天吴惊。
孤舟卷帆泊烟屿,古木撼壑生秋声。
凭高人在金鳌背,闲看潮生烟渚外。
老龙翻海云气寒,长鲸卷雪浪花碎。
茫茫万顷沧浪中,屹立孤峰锁苍翠。
山巅扫石罗尊罍,宾主传杯不放杯。
骚客掀髯赋诗去,山童踏月携琴来。
剧谈浩饮不知醉,仰天长笑欢颜开。
倒著接䍠欲起舞,乾坤清气入肺腑。
天边风月空四时,眼底江山自千古。
谢安蹑屐游东山,袁宏登舟宴牛渚。
庾亮南楼今在不,坡仙赤壁知何许?
满眼往事转头空,千年人物俱尘土。
人生光景若湍流,霜痕易点双鬓秋。
胸中勿着尘俗事,眉间休锁名利愁。
我辈适意在行乐,古人所以秉烛游。
月山追忆旧游处,尽写风烟入缣素。
我来见画如见景,想像高唐犹可赋。
诸君后会应可期,云萍合散今何之?
安得扁舟澉川去,日与杖屦相追随。
登山把酒醉明月,共看此画歌此诗。
题东山玩月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东山玩月图》是宋代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以其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而著称,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斜阳红尽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涛拥出烂银盘,千里婵娟共今夕。
主人邻客登东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华溥玉夜气清。
冯夷激水水欲立,海若辟易天吴惊。
孤舟卷帆泊烟屿,古木撼壑生秋声。诗歌背景
《题东山玩月图》是宋代诗人黄庚所作的一首描写东山夜景的七言古诗。据传此诗的创作背景与黄庚的个人经历有关,他曾在东山游玩时欣赏到了美丽的月光景象,并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东山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艺术特色
《题东山玩月图》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情景交融、意象生动的表现手法上。诗中通过对夕阳西下、天边余晖、水面波光等自然景象的描述,以及海涛银盘、星河倒影等天文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氛围。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海涛拥出烂银盘”、“冯夷激水水欲立”等,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富有诗意,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之中。文化意义
《题东山玩月图》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诗中的美景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诗人通过描写东山的夜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感悟。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鼓励人们在忙碌的人生中找到宁静和放松的时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题东山玩月图》不仅因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意境成为经典之作,更因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而深受人们喜爱。这首诗不仅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美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还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