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何曾病,群儿错见怜。
对床正风雨,落纸忽云烟。
欲夏花全退,犹寒柳尚眠。
如何睡乡里,只是著诗仙。
和仲良病中耽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仲良病中耽睡》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深受后世喜爱。在杨万里的众多作品中,《和仲良病中耽睡》是他的代表之一。
诗歌原文:居士何曾病,群儿错见怜。对床正风雨,落纸忽云烟。欲夏花全退,犹寒柳尚眠。如何睡乡里,只是著诗仙。
诗句解析:这四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居士何曾病”表达了对友人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群儿错见怜”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与同情,认为朋友可能误解了他的健康状况。”对床正风雨”形象地展现了两人共患难的情景;”落纸忽云烟”则暗示了写作过程中灵感的突发,如同云烟般的飘渺不定。最后两句”欲夏花全退,犹寒柳尚眠”,诗人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病情的关切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艺术手法:在《和仲良病中耽睡》这首诗中,杨万里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来描绘景色和情感。例如,“欲夏花全退”中的“夏花”,通过季节的变换,象征生命的过程和变迁;“犹寒柳尚眠”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寒冷中的柳树人格化,赋予它睡眠的状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通过对《和仲良病中耽睡》这首诗的介绍,可以看出杨万里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展现了其深厚的功底。通过对这句诗的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的文学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