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泊舟庙山

平水长先晓,无风也自涛。
烟昏山易远,岸阔树难高。
去雁鸣相报,游鱼冷总逃。
轻寒容可忍,清眺得辞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泊舟庙山》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生平
  • 基本信息:杨万里,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其诗以清新自然、活泼灵动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独特。杨万里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动荡和南宋初年的战乱,这些经历在他的诗作中有所体现。
  • 诗歌成就:杨万里的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宋诗四大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如《晓泊舟庙山》《小池》《宿新市徐公店》等都广为流传,成为千古绝唱。
  1. 诗词原文
  • 诗句原文:平水长先晓,无风也自涛。烟昏山易远,岸润树难高。去雁鸣相报,游鱼冷总逃。轻寒容可忍,清眺得辞劳。
  1. 注释译文
  • 词语解释:平水长先晓——平水地区在清晨最先感受到曙光;无风也自涛——即使没有风,水面也能激起波涛;烟昏山易远——烟雾迷蒙时,山峰显得更加遥远;岸润树难高——岸边湿润,树木难以高耸;去雁鸣相报——大雁南飞时发出叫声报信;游鱼冷总逃——寒冷的水面上,鱼儿总是四处逃窜。
  1. 诗词鉴赏
  • 语言特点:杨万里的诗语言简练明快,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将景物描绘得生动而具体。他的诗歌常常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体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
  • 意境营造: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庙山上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利用平水的早景、无风的湖面、远处的山峦以及近处的树木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宁静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晓泊舟庙山》不仅展示了杨万里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还体现了他在捕捉自然美、表达情感方面的非凡技巧。这首诗作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了解宋代诗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