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长先晓,无风也自涛。
烟昏山易远,岸阔树难高。
去雁鸣相报,游鱼冷总逃。
轻寒容可忍,清眺得辞劳。

【注释】

晓泊舟庙山:早上在庙山停船。庙山,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南。晓,早晨。

平水长:平静的水面。

无风也自涛:即使没有风浪也像波浪一样汹涌。

烟昏山易远:烟雾迷蒙使山显得遥远。

岸阔树难高:岸边辽阔,树木难以生长得高。

去雁鸣相报:离开的大雁相互叫唤。

游鱼冷总逃:游动的小鱼因寒冷而全部逃走了。

轻寒容可忍:微凉的寒风可以忍受。

清眺得辞劳:清静地眺望,可以免去辛劳。

【赏析】

《晓泊舟庙山》是一首七绝。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清晨停舟庙山所见之景;后半部分写诗人因见此景而产生的感慨。

“晓泊舟庙山”句。庙山在浙江桐乡县西南,这里指桐乡县。诗人清晨停舟于庙山之下,眼前所见是一幅晨雾弥漫、水气蒸腾的美景。这第一句写远景,为下文抒情作引子。庙山之水,本已平缓,加上晨雾,就更是波澜不兴,一潭死水,但作者却说它“无风也自涛”,这就写出了水声虽小,却有回响,使人感到其势如涌的意境。

“烟昏山易远,岸阔树难高。”两句写近景。烟霭迷蒙,使山变得模糊不清,容易使人误认为它已经很远,而且岸边又那么辽阔,树林又那么稀疏,树木似乎都长得不够高。诗人以“烟”、“昏”、“远”等词描绘出一幅朦胧、暗淡的景象,给人以空灵之感。

“去雁鸣相报,游鱼冷总逃。”两句写远观。远处,一群大雁排成整齐的队列向南飞翔,彼此间不时发出鸣叫声,仿佛是向同伴报告自己的目的地;而水中的那些鱼儿,则在寒冷的天气里纷纷游走,躲避着严寒。这两句写近景,与前两句遥相呼应。

“轻寒容可忍,清眺得辞劳。”最后两句抒发诗人的感受和情怀。轻寒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但是,在这样美好的景色中,诗人却能悠然自得地观赏景物,从而忘却了劳累与辛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赞赏以及自己心情的愉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